未来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存竟争的加剧,要求未来人才除具备良好的智力、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教师或家长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视知识传授和身体护养,而轻视对幼儿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尤其忽视情感方面的培养。而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它对智慧的发展,德性之养成以及整个人的成长来说,像阳光,如雨露,没有健康的情感,便没有完美的童心,更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见,重视良好的情感教育,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用爱心拥抱孩子,是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的先决条件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教师如何爱孩子”。世界上不存在没有不爱的教育,没有不需要爱的孩子。教师只有把爱心献给孩子,孩子才能积极接受教师的教育。如我班有个叫施茗的女孩,十分可爱聪慧,语言表达能力很强。但她每天入园时,总哭着要爸爸或妈妈陪她呆在幼儿园,若她爸妈不答应,就哭得非常伤心。每当这时,我就连忙走近她,拥她入怀,轻声告诉她:“老师也像妈妈一样陪你上課、吃饭、睡觉,跟你一起做游戏好吗?上課时经常请她回答
问题,自由活动我时常把她叫到身边,摸摸她的小脸蛋,拉拉她的小手。在我真情的感染下,倔强的小茗茗终于接纳我。如今,能说会道的她经常向我倾诉她的喜悦和烦恼,我也会帮她出主意,共同想办法,从不轻易指责她,更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如朋友一样平等对待她。有一次自由活动时,茗茗玩太投入了,忘了上厕所而尿湿裤子,小朋友纷纷告状茗茗尿裤子,但为了维护自尊,她极力掩饰,说是下雨天妈妈没把裤子晒干,不是尿裤子,面对这种说法,我并没有当众揭穿她,而是理解地说:“回家要告诉妈妈,以后裤子要晒干,茗茗穿上才不会湿湿的。”她机灵地说:“下次没晒干的裤子茗茗不穿了”。同时又引导她以积极的、合作的言行与其他小朋友交往。我们要真正地关心、爱护每一个幼儿,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尊重孩子的独立性,把爱的情感惯穿于教育活动的始终,多些鼓励、多些关心,用亲切的态度、甜甜的微笑与孩子进行交流,藏起教师的尊严,以自身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使孩子的心灵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爱的震撼,并主动地尝试去爱别人。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有益于幼儿身心健康的教育。
二、营造良好的交往氛围,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
幼儿的社会交往对他们的情绪情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因此,为幼儿营造良好的交往环境和氛围显得更为重要。于是,我每天为幼儿提供了充裕的自由活动时间及活动材料。孩子自由进入各区进行自主活动,在区域活动中,他们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情感的体验